一次礦難奪走近200條生命,緬甸的翡翠產業(yè)水有多深?
原標題:一次礦難奪走近200條生命,緬甸的翡翠產業(yè)水有多深?
原創(chuàng) SME SME科技故事
2020年7月2日,緬甸克欽邦帕敢翡翠礦區(qū)發(fā)生山體滑坡,目前已確認174人遇難。此外還有55人受傷,失蹤約20人還在搜尋中。這是緬甸歷史上傷亡最嚴重的礦難事故。
作為世界公認最大、質量最好的翡翠礦石產地,緬甸每年產出的翡翠量超過全球總產量的90%。然而伴隨著緬甸翡翠巨大產量的,還有各種非法開采、安全事故及混亂的銷售市場。
礦難現場錄像 當地連日暴雨在礦區(qū)底部形成湖泊
僅在2015年,緬甸的帕敢礦區(qū)就發(fā)生了40多次塌方事故,造成上百人遇難。而在騰沖、盈江、瑞麗等中緬交界地區(qū)的大型翡翠交易市場,走私貨物、賭石騙局、“美顏”翡翠等等市場亂象叢生。
這里看似是淘翠者一夜暴富的天堂,事實上卻更是讓抱著賭徒心態(tài)的外行人傾家蕩產的深淵。
緬甸政府為每名遇難者的家屬發(fā)放50萬緬幣(合約2500人民幣)的撫恤金
翡翠真正形成產業(yè),被大量開采的時間并不長,只有600多年的歷史。但人類發(fā)現并利用這種礦物的歷史悠久,至少在漢朝就有翡翠傳入中國的記載。因為是從緬甸經云南傳入的,古人習慣將其稱為“緬甸玉”。
到了明清兩代,翡翠工藝品在中國開始流行。明朝我們才正式以“翡翠”這種鳥的名稱為緬甸玉命名,不過在清中后期之前,翡翠都是不入流的收藏品。清朝紀曉嵐(1724-1805)的《閱微草堂筆記》中記載:“云南翡翠玉,當時(紀曉嵐幼時)不以玉視之,不過如藍田干黃,強名以玉耳。今則為珍玩,價遠出真玉上矣。”
也就是說,在18世紀初期翡翠都還“不配”被列入玉石的行列。直到18世紀中后期才由于皇室的青睞等原因異軍突起,價格趕超了“真玉”。
清宮所藏珊瑚翡翠吉慶有余盆景 圖源:北京故宮博物院
隨著翡翠的價值被認可,有了市場需求自然就影響到了供應端。
清末民初,云南騰沖這塊自古就有“翡翠城”之稱的地方成為了緬甸翡翠入境、貿易及加工的重地。從緬甸開采出來的翡翠原石被運到這里切割,制成各式各樣的首飾、器具之后再賣到國內各地。
之后我國硝煙彌漫,在我們戰(zhàn)亂及經濟恢復時期緬甸翡翠的主要銷售市場轉向泰國清邁等地。一直到改革開放后,瑞麗、盈江、騰沖、瓦城這一片中緬交界的城市才重新興起了翡翠交易的生意。
云南瑞麗翡翠市場
嚴格來說,對翡翠的鑒賞、定價是近幾十年才慢慢形成的行業(yè)標準。不同品種、不同質量的翡翠差價跨度極大。
以前,達官貴人可以花幾萬白銀買下一個上好的翡翠扳指;鄉(xiāng)村農民也可以花十幾塊錢買到一個貨真價實的翡翠煙斗……翡翠材料的好次之別,以現在的行業(yè)術語來說就是看它的“種”與“水”。
佳士得拍賣行2014年拍出的緬甸天然翡翠手鐲 成交價40,440,000港元(約合3650萬人民幣)
作為一種輝石族礦物,翡翠的主要組成物為硅酸鋁鈉(NaAlSi2O6,寶石礦中含有超過50%以上的硅酸鋁鈉才能被視為翡翠),出產于低溫高壓下生成的變質巖層中。
所謂“種”,指的是翡翠的質地。準確來說就是它的結晶體粗細及結構致密程度,具體表現上“種”越好的翡翠越不容易受到外界影響(比如久戴后變色)。而“水”則是指翡翠的透明度,透明度越高顯得越晶瑩透亮的翡翠當然越好,最極品者被稱為“玻璃地”。
此外翡翠價格的影響因素還有色(顏色)、底(雜質含量)、工(做工)等等講究。這里面的名目每單拆一項都可以分出十幾類,是一套十分復雜的判斷標準。但這還都只是明面上的買賣講究。
透的不透的/密度大的小的/顏色明的暗的/底子純凈的雜的……
由于翡翠原石被開采出來時特殊的狀態(tài),這一行業(yè)還發(fā)展出了更為驚險刺激的買賣形式——那就是“賭石”。
關于賭石,很多都市傳說、小說、影視作品中都將其描繪得神秘莫測。云南及緬甸地區(qū)就有什么“一刀窮一刀富,一刀穿麻布”的說法,意思是賭石者一刀切開原石,可能就切出了大富大貴或者傾家蕩產的不同命運,甚至有的人為此賭上身家性命。
風化石皮被打開的翡翠原石
但其實這玩意遠沒有那么神秘。簡單來講,就是由于開采出來的翡翠原石外表都會裹著一層風化的石皮,所以在切割之前很難根據外表判斷出它真正的價值。
因此衍生出了買家買下一塊未經切割翡翠原石(里面甚至不一定有翡翠),來“賭”里面玉石的質地開出來是上天價還是一文不值的玩法。其中更復雜的是由于翡翠質地的多變,可能出現表層上看到質量很好的翡翠,事實上往深層一點切割卻發(fā)現是塊廢料的情況。
這種賭石的玩法早在清朝的《滇海虞衡志》中就有記載,也算是有點歷史的一種“習俗”。
開了個小口的翡翠原石
在科技不甚發(fā)達的古代,賭石可能是一門還算“公平”的生意。但在現代社會,有越來越多的人對賭石可能存在的貓膩產生了質疑。
首先翡翠是礦物,那肯定直接受到其礦場情況的影響。礦坑周邊溫度濕度,開采礦層的深度,這種種因素是有跡可循的,事實上在行業(yè)內翡翠礦場也確實有“名場”和“壞場”之分——也就是說,一塊礦石的價值在開采之初已經有判斷依據了,但這往往卻是賣家已獲得而買家一無所知的信息。
另外,有越來越多的賣家會在翡翠原石上開一個小口給買家看,這個小口肯定是冒著綠光的最好位置,但是往往買家一切開里面就是不如開口位置的翠質。那么是不是其實現代技術已經可以判斷原石內部的情況,而買賣雙方存在巨大的信息差呢?
基本已確定質量上等的翡翠展品
傳說中似乎有很多“一刀999”大賺幾千萬的賭石故事,但事實上筆者未能查出任何一個靠“賭石”這一行當成為富豪的人。這就好像所謂的“澳門賭王”何鴻燊實際上是個開賭場的,自己一輩子從未賭過一樣。
真正在緬甸靠翡翠生意發(fā)家致富的中國人很多,他們要不就是收購了翡翠礦場的礦場主,要不就是云南邊境的翡翠珠寶店主,甚至就連瑞麗市場賣翡翠的帶貨主播,也要比賭石的賭徒們致富機會大得多。
俗話說“十賭九輸”,如果再加上被動了手腳的賭局,豈不成了“十賭九成九輸”了?
原標題:《一次礦難奪走近200條生命,緬甸的翡翠產業(yè)水有多深?》
來源:https://tech.sina.com.cn/roll/2020-07-09/doc-iirczymm1423019.shtml